Search

➥【重點摘要】: Chloroquine (CQ)(氯奎寧)及hydroxychloroquine ...

  • Share this:

➥【重點摘要】: Chloroquine (CQ)(氯奎寧)及hydroxychloroquine (HCQ)(羥氯奎寧)兩藥物結構相似,除了可治療瘧疾外,也是治療各種自體免疫疾病常用的疾病進程修飾性抗風濕藥物。


細胞激素風暴(cytokine storm)被認為是COVID-19進展到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重要致病機轉之一,而近來研究發現CQ可以抑制細胞激素釋放,因此已有許多臨床試驗正進行中,評估CQ於COVID-19的療效。


初步試驗觀察顯示CQ可降低發燒天數、改善電腦斷層肺炎病灶及減緩病情惡化,因此CQ已被列入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新冠肺炎診療指引中的治療藥物選項。


CQ及HCQ抗病毒機轉推測如下:
1. CQ及HCQ可干擾宿主細胞ACE2的醣基化(glycosylation),進而降低ACE2受體與SARS-CoV-2表面的Spike-protein之間的結合力,減低病毒入侵細胞的機會。


2. CQ及HCQ可增加宿主細胞胞內體(endosome)及溶小體(lysosomes)的PH值,進而干擾病毒進入細胞後與胞內體及溶小體的融合,不利病毒複製。


3. HCQ進入抗原呈獻細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後,會抑制抗原處理及與MHC分子形成複合物並呈獻給T細胞的過程(antigen processing and presentation),進而抑制T細胞的活化、CD4+ T細胞表面CD154的表現及B細胞、T細胞細胞激素(如IL-1、IL-6及TNF)的分泌。


4. HCQ會干擾病毒DNA/ RNA與宿主細胞類鐸受體(toll-like receptors)和核酸感受器環GMP-AMP合成酶(cGAS)之間的相互作用,因此促發炎基因(pro-inflammatory genes)的轉錄無法被活化,繼而影響後續type I interferons、IL-1、TNF等促發炎細胞激素的釋放。


綜合而言,CQ及HCQ不只可以阻斷冠狀病毒侵入細胞及複製,也能減弱細胞激素風暴,為治療COVID-19帶來新曙光。此外,兩者為免疫調節劑,不像免疫抑制劑(如methotrexate)會造成免疫抑制,因此預期後續併發感染的風險較低。CQ及HCQ最常見的副作用是腸胃道症狀,如嘔吐、腹瀉。


然而,若長期使用CQ,會出現如視網膜病變及心肌病變等嚴重的副作用;若孕婦使用CQ,也會影響胎兒發展。相對於CQ,HCQ的抗病毒能力推測與CQ相當,但副作用明顯較低、最高可容忍劑量更高、孕婦亦可服用,因此是更為優先推薦的治療藥物。CQ與HCQ在預防新冠肺炎及減緩疾病惡化的療效正待臨床試驗結果來揭曉。(「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吳綺容醫師整理)


📋 COVID-19: a recommendation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hydroxychloroquine in preventing infection and progression(2020/03/20)+中文摘要轉譯

➥Author:Dan Zhou, Sheng-Ming Dai, Qiang Tong, et al.
➥Link: Oxford Academi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
https://academic.oup.com/jac/advance-article/doi/10.1093/jac/dkaa114/5810487


#2019COVID19Academic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疾病管制署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Tags:

About author
近年台灣面臨人口老化、少子化、人口移動頻繁、貧富差距的社會現象,為因應此現象,政府成立衛生福利部,以有效彙整醫藥衛生與社會福利之資源與服務,提供整合性的服務措施及全方位的照護體系,給予民眾多方向的全人服務。完整說明,詳:https://bit.ly/3bjItNv )
國衛院論壇提供溝通平台,結合國內外專業人力,針對衛生醫療及社會福利問題之探討與增進國民健康福祉。
View all posts